最新消息 醫學美容 服務項目 診所環境 聯絡我們
 
首頁> 最新消息
別讓“美容”變“毀容” 2016/1/4
(原標題:別讓“美容”變“毀容”)通過微信朋友圈“代購”了一瓶“韓國檸檬排毒膏” 卻沒想到給22歲的杭州姑娘小許帶來了一場噩夢。僅僅塗抹了3天 她的臉上就長出了密密麻麻的紅疹 嚇壞了的她忙跑到醫院就醫。經過檢查 正是這瓶“排毒膏”引發了接觸性皮炎。和小許一樣 很多愛美的女性飄眉 生活中都離不開化妝品。但是在使用化妝品“變美”的同時 皮膚也在或多或少地經受著化學成分的刺激。近年來 因使用化妝品而導致敏感性皮膚病的患者在門診明顯增多。浙醫二院所做的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就明確顯示 從2009年到2015年台北飄眉 化妝品不良反應患者就診人數呈現增多趨勢 其中超過七成是接觸性皮炎。同時 近期一項對近4萬名線民的調查結果顯示 72.08%的人自認為皮膚處於亞健康狀態 13.72%的人認為自己有明顯的皮膚病 其中濫用化妝品和護膚品是女性出現皮膚亞健康的主要原因。專家提醒 愛美的女性應當提高警惕 以免因選錯化妝品和護膚品 讓“美容”變成“毀容” 讓“護膚”反變“損膚”。“化妝品、護膚品所引發的皮炎大多發生在有皮膚過敏史的人群中 而且過敏所引發的皮疹大多局限於塗抹部位 表現為劇烈瘙癢、紅斑、丘疹、水腫、脫屑 嚴重時會有糜爛、滲出、結痂等。”浙醫二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陳積愫表示 化妝品及護膚品引起皮膚炎的原因主要是其中的香料、防腐劑、乳化劑等物質。當使用者出現皮疹並伴有瘙癢時 應立刻停用並用凉水冷敷 嚴重的要立即到專科醫院就診。為確定化妝品或護膚品是否是誘發接觸性皮炎的誘因 可以在專科醫院進行“斑貼試驗”。“選購化妝品、護膚品切不可迷信一些概念。”陳積愫告訴記者。 消費者不能被“去角質”、“保濕”、“美白”等五花八門的概念“迷”住雙眼 作出錯誤的選擇。例如 不少打著“美白”旂號的護膚品 其增白作用主要在於添加了螢光劑 這很可能會刺激到敏感的皮膚。近段時間 微信朋友圈“代購”化妝品、護膚品越來越“火” 陳積愫提醒 對於它們更應該多一些小心。“那些面膜、面霜、眼霜等的包裝盒上往往除了秘密麻麻的英文、韓文等外國文字外 沒有廠家、成分、生產日期、保質期等 沒有任何保障。”她告訴記者 她經常碰到用了“代購”的化妝品、護膚品而誘發皮炎的患者。如何遠離化妝品、護膚品引發的皮炎?陳積愫認為 一方面要增强皮膚的抵抗力 包括睡眠充足、飲食均衡、情緒穩定、遠離污染環境等。此外在購買化妝品及護膚品時儘量選擇成分簡單的產品。 减少刺激皮膚;少用含有鹼性成分、清潔能力强的洗面乳及洗髮乳。 因為這些產品有可能會把皮膚表面的皮脂給洗掉 從而失去皮膚自身的防禦作用。更不能選購沒有注明生產廠家、所含成分、保質日期的產品。“最好的防護筦道就是儘量少用不必要的護膚品和化妝品。”作為一名皮膚科醫生飄眉 陳積愫每天常用的兩樣護膚品隨身帶著——護手霜和潤唇膏 而她給臉不多的“呵護”也僅僅是洗完臉後擦一點保濕霜。
 
最新消息醫學美容服務項目診所環境聯絡我們回首頁 | 除斑 | 淨膚雷射